編輯推薦
《二泉映月》:一部血肉豐滿的感性回憶
真實再現阿炳在人世黑暗中的長久掙扎
從未公開的戶籍檔案照片
以第一手資料還原民間音樂家真實面貌的“口述歷史”著作
謹以此書紀念盲人音樂藝術家阿炳辭世60周年
媒體推薦
阿炳走街竄巷賣藝,無錫城裡的男女老少都認識他。阿炳當年是有名的“無錫八怪”之一。
——談景清 阿炳舊時鄰居
阿炳的藝術有三絕,絕中之絕則是他的二胡演奏技藝。阿炳的二胡技藝,可以說是前無古人。
——黎松壽 原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
阿炳基本每天下午到崇安寺皇亭廣場賣藝,說新聞,罵奸商,當然還有拉琴彈琵琶。
——朱學津 無錫老畫家
在我的印象中,阿炳人看起來瘦瘦的,蠻和善。他雖然自己沒有孩子,但十分喜歡小朋友,只要有小朋友圍過來,他就會用胡琴模仿公雞報曉、母雞生蛋、貓狗打架的叫聲,惟妙惟肖。
——費逵原無錫《曉報》記者
阿炳窮是窮,但志氣蠻高——這是我對阿炳最深的一個印象。
——鄒鵬 著名錫劇前輩藝人
他偉大的名字應該用黃金寫在中國音樂史上。
——趙諷(1916-2001),中國音樂教育家
這種音樂只應該跪著聽!
——小澤征爾(1935-),日本指揮家
作者簡介
黑陶,男,1968年出生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。現居無錫。出版過散文集《夜晚灼燙》《泥與焰》《綠晝·黑陶散文》《漆藍書簡:書寫被遮蔽的江南》等。
目錄
“阿炳窮是窮,但志氣蠻高”
受訪人:鄒鵬
“我親歷了世界名曲《二泉映月》的最初錄音”
受訪人:黎松壽
“我畫的是阿炳生前最典型的形態”
受訪人:朱學津
“無錫人常常稱他們是一對仙童仙女”
受訪人:費逵
“我父親是阿炳的隔房師兄”
受訪人:華寅生
“我和阿炳做過兩年的鄰居”
受訪人:許憶和
“阿炳當年是有名的‘無錫八怪’之一”
受訪人:談景清
“第一個勞動節的晚上,我們請阿炳來演出”
受訪人:張玉英
“我是聽阿炳演奏最多的人之一”
受訪人:華鈺麟
“《二泉映月》是無錫人的‘就寢音樂’”
受訪人姚德雲
“我曾負責並親自參與幫阿炳拾骨”
受訪人:錢宗奎
“我收集過許多阿炳的故事”
受訪人朱海容
“阿炳停當我們唱,我們停當阿炳唱”
受訪人尤茂盛、周仁娣夫婦
“最難忘記的是阿炳擊鼓”
受訪人:尤武忠
“第一次看見公公,有點嚇”
受訪人鍾球娣
附錄一瞎子阿炳小傳(1952年版)
附錄二阿炳小傳(1983年版)
華彥鈞(阿炳)年譜(修訂稿)